陈丹青老师曾说,工作跟上班是两种概念。让人痛苦的根源并非工作,而是“上班”。因为现在的人,上班可不仅仅是完成工作。
这样的总结深得年轻人的认同,特别是需要多个同事相互合作的职业。人与人之间的那些小算盘,简直比工作任务本身还耗费精力。
不过,又有多少毕业生能真的实现“自由职业”呢?上班依旧是多数人的宿命。好在,大家学会苦中作乐,在工位的装扮上寻找快乐。
年轻人上班的乐趣,多半只剩下“装修工位”
但凡是打工,除非你学会了“钻空子”,不然没几个不焦虑的。现在的职场模式和工作节奏,往往是以前那代人很难理解的。
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不少老年人总是高高在上地批判这代人“不能吃苦”的原因。那时一个人的活,两个人干;现在是三个人的活,裁员2人,交给一个人做。
当然,至于工资,涨是不会涨的。这位工友的精神状态,是否跟屏幕前的你很相似呢?他在香蕉上写下“蕉虑”。如果没有手机,大概工作和生活还能像以前那样界限分明吧。
本网站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